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四川大学与四川省残联共同开展了“筑翼天使,载梦人生”主题系列活动。
上午,“筑翼天使,载梦人生”四川大学第三届残健融合青春励志演讲比赛决赛在江安校区明远楼水上报告厅举行。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校党委副书记郭勇,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郭勇在代表学校致辞中指出,四川大学一直十分关注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既长期坚持招生上公平、生活上关爱、心理上关怀、学习上帮扶,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也注重培养致力于残疾人事业未来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为残疾人事业的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我校正积极探索新时代高等学校助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川大模式”。作为首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高校,学校坚持遵循“底数清、基础牢、资助准、融合深”的原则,通过“人性化、精准化、个性化、深度化”四向发力,扎实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他强调,关心和支持推动残疾人事业,是高校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体现全社会文明关怀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希望同学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生动诠释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做一个对国家民族尽忠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学同事尽爱心,有家国情怀,有人文关怀的人。
黄卫德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四川大学作为首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高校,长期以来积极接收符合条件的残疾学子,为残疾同学提供了平等参与、共享教育的条件、平台和机会,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特殊教育、残疾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制度,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比赛中,11位选手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青春、励志的真实故事,诠释了自己对“梦想和人生”的理解,传递了温暖、感动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李柯霖从“残疾人”的定义出发,讲述了残障人士“标签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在舞台上振臂高呼“爱的世界没有‘残疾’”。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吉利讲述了奶奶因病瘫痪带给他的极大触动,“成为一名好医生,让中国因为疾病而残疾的老年人少一些”是他的终生追求。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级本科生袁千雅讲述了自己因全身性关节疾病被迫坐上轮椅、放弃舞蹈梦想,却仍旧勇敢地面对生活、为青春之梦努力“奔跑”的经历,她说,“要让思想和精神一直奔跑,永不停歇”。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新疆女孩美合日班?麦提托合提讲述了自己从山村到都市的求学经历,她一次次高呼“梦想不能被现实打败,要让梦想照进现实”,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数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雨菁以“把自卑就留在这里”为题,分享了自己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勇敢追梦的故事,她说,“梦想这件事,只要你想开始,永远不算晚。”
经过比赛,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美合日班·麦提托合提获得一等奖;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生李国浩、数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雨菁获得二等奖;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林秩舟、沈伊果,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丁子善获得三等奖。
赛后,四川省残联干部、四川大学校友刘敏作了励志报告,分享了自己克服残疾困苦、悦纳自我的心路历程,鼓励残障同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主动寻求帮助、跨越障碍,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抱美好人生。
当天上午,四川大学还在江安校区举行了“科技改变残疾人生活—外骨骼机器人”展验活动。活动上,脊髓损伤患者穿戴体验了国产外骨骼机器人,切身体会了科技给残疾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改变。据悉,外骨骼机器人与康复医学场景的结合,将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辅助诊断、辅助决策和辅助治疗,为传统康复注入新的动能。
同时,筹备成立“四川省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新闻通气会也于当天上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i创街2楼多功能厅举行。通气会上宣读了《关于发起成立四川省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