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遇见朵洛 ——记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志愿者赴甘孜州朵洛乡支教扶贫活动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10日 00:00

2018年12月5日,这是四川大学支教志愿者来到甘孜州朵洛乡中心学校支教的第三天,两位支教老师早已和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据了解,学校现有学生79人,从小学一年级、三年级至小学六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由于学校老师流动性比较大,孩子们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性的学习,经常是一个老师兼任几个年级几个科目,导致在三年级时没有按教学计划学习英语,甚至四至六年级时,兼任老师也因为条件限制只能靠仅有的知识带孩子们读一遍课文,再逐个翻译,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学们连最基本的“你我他”的英文表达和日常问候也不了解。

【志愿者高露在上课】

因为第一天孩子们说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和数学,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两位支教老师通过将生活事例引入英语学习中,鼓励孩子们每天见面用英语打招呼,上课的时候也会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的颜色或者动物等内容来教他们学习。自习课的时,孩子们主动让老师给他们讲英语,两位支教老师感受了些许小成就:现在每天校园里充满了英语之声,孩子们习惯了每天上下课用英语问候彼此,也有的孩子会主动跑过来问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用英语怎么去表达,比如:爸爸妈妈、彩虹、熊猫、怪兽等等。

【孩子们在音乐课上的展示】

       而为了更快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同时提升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两位支教老师会向孩子们请教他们“家人”以及他们最爱的“土豆”等词汇用彝语怎么说,并告知他们这些词汇的英语发音。即使偶尔也会被孩子们“取笑”发音,但是孩子们会说:“老师,我们学习英语就是这样子,我们很喜欢,但是我们觉得它好难啊!” “那我们一起学习吧,我们教你们英语,你们教我彝语,看谁学得最多,学得最快。”这是两位支教老师与孩子们的约定。一下课,孩子们就过来拉着高露和郭强,围着他们:“老师,我们教你彝语!”温暖总是猝不及防地敲打你的心房,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志愿者很想把一切都给予他们,想用更多时间去陪他们,期待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即使只有15天,他们依然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温暖的,毕竟这里每天都是暖洋洋的,可能会赖上这里的冬天的温度吧。

       在演讲课上,孩子们特别兴奋,孩子们都期待成为国旗下的演讲者。郭强从演讲礼仪、演讲停顿再到演讲发音、肢体动作,给孩子们系统地讲解和演示演讲的技巧。不等郭强开始组织演练,孩子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想用新学到的东西来体会国旗下的公众演讲!

【孩子们在等待热水】

朵洛乡中心学校位于甘孜州九龙县朵洛乡的大山深处,海拔高,冬天温差大,晚上特别寒冷,但是由于学校没有条件给孩子们提供统一的热水供应点,同学们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杯子。一部分同学只能挨个拿着塑料瓶羞涩地去找老师用热水器烧水喝,没有瓶子的孩子要么选择和同学共用,要么干脆一整天不喝水。他们多么渴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杯子、有固定的热水可以饮用啊!期间两位支教老师只能鼓励孩子们吃饭多喝汤,晚上尽可能来找老师们用热水器喝热水。

本次支教活动由四川大学学工部、四川大学校团委、甘孜州九龙县教育局及甘孜州朵洛乡政府联合发起,旨在为甘孜藏区学生牢固树立“黑板是永恒虫草”、“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鼓励孩子们发奋读书,成为飞出大山的彝寨山鹰。

【志愿者在朵洛乡】




【供稿:郭强、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