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四川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暨2018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精神传达成功举行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19日 00:00

2018926-27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各省资助中心、中央部属高校和部省共建高校的资助工作人员在西安召开2018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培训会议围绕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规范管理,就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勤工助学、校园地及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情况、信息系统应用、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工作等具体工作开展了培训讲座。学工部资助中心相关老师参加了此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议。为落实会议精神,做好学生资助相关工作,1016日下午3点,四川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暨2018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精神传达在江安校区西苑五舍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资助工作培训会由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蒋永老师做培训汇报,学工部副部长卢希芬老师针对学生资助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开展资助工作培训并提出相应工作要求。

首先,蒋永老师从资助工作的要点内容、存在问题、具体要求、经验分享与责任担当五个方面的对2018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精神进行汇报与传达。(一)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总体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1)学生资助队伍培训不足,甚至有的高校人员配备不足;(2)不良“校园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威胁越来越大,增加了资助工作的难度;(3)奖助学金未按时足额发放还偶有发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4)公示信息不规范、敏感信息保护不够;(5)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及办法中还存在不合理不恰当的地方,识别不够精准等问题。各高校要针对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狠抓政策宣传与政策落实,不能让有关问题尤其是不良“校园贷”等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这既是底线也是红线。(二)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不仅对勤工助学的工资标准等做了最新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并将育人的要求写入勤工助学的管理办法中,使勤工助学从资助到资助育人的转变。(三)面对困难和问题,更要积极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生资助工作要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做好精准资助、加强资助育人和强化规范管理。资助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资助工作当事业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三项教育,巩固“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捐助和学生自助”四位一体资助环境,逐步形成资助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社会及祖国的良性循环。(四)资助工作经验分享:山东大学——着眼高标准,着手精细化,探索学生资助标准化管理模式;西安交大——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建设“三有”学生资助体系;陕西师大——资助帮扶伴成长、育人文化助成才;长安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研究。

接着,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卢希芬老师根据2018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的精神要求全体参会资助专职老师及辅导员老师返回各自学院后需要继续对资助工作培训会的精神及工作要点进行更广泛的传达与政策落实。卢老师在肯定各个学院在资助工作中的努力与付出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各学院阳光资助宣传员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根据学生反映,学院资助工作做的越来越规范,卢老师对各个学院的老师、资助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

随后,卢老师结合我校“八位一体”资助保障体系就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资助工作开展中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就下一步的资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第一,充分调动新疆内派老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主动性,请各学院辅导员老师主动配合内派老师,并给予支持和帮助,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从经济资助、学困帮扶、生活关怀,思想引导等多方位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第二,再次强调各学院在开展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工作时,一定要深入了解,仔细摸排,从各方面精准掌握困难学生的困难情况,让精准识别度更高更准。第三,再次强调学校奖优助困的政策,尤其是针对如建档立卡、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重点关注对象需要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需要完善资助力度的精准和发放的精准,让资助更有温度。

学生资助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发钱为主的工作,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生资助工作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一项政治工作,需要全体资助工作者有一颗大爱心,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还要有一身真本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资助育人政策宣传“活起来”,让资助育人平台“多起来”,让资助育人氛围“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