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期,18名川大学子在牛津大学哈福特学院度过了一个精彩的暑假,2018年09月18日我们邀请到两位在牛津大学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在江安校区i创街为大家分享了她们的所见所闻。
她们在牛津到底干了些什么呢?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游学中感悟文化 在行走间发现自我
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6级 汉语言文学 田沛然
第一位与大家进行分享的,是来自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田沛然同学。
田沛然同学分享
她首先对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她所参加的“大川视界”项目-牛津大学哈福特学院文化暑期项目(Sichuan University at Hertford Ccollege,Oxford Advanced Level British Culture Studies)。在这个部分,田同学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参与时间、课程安排以及形成活动等内容。田沛然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她在牛津课堂中学到的“college”和“导师制”的来源与发展。
田沛然同学总结的交流效果循环图
她结合自己在大创项目选题经验中与导师的交流经验,总结出了导师制的闭环沟通效果循环图,指出这样的交流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总结这次留学经验时,田沛然同学分享了作为一位文科生,出国留学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和提升,她在分享中说到:“这次出国,让我体会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博大”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精深“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能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看《如懿传》、《延禧攻略》这样的历史剧,说明我们从来不缺传统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东西,我们缺的是在这些传统、历史底蕴里增加现代的观念、文化、精神和力量。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需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不一样的可能性?又该如何为文化的发展注入现代精神?”
最后,田沛然同学还将在牛津排练/拍摄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麦克白》的场景剪辑的视频提供给大川视界官方微信公众号“SCU大川视界”,乐意与川大学子们共同分享。
在田沛然同学精彩又不乏深度的分享后,同样来自文新学院的刘怡贝同学通过另一种风格,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在牛津的精彩暑期。
时光匆匆游学短 笑语欢颜回忆长
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6级 广告学 刘怡贝
作为一名广告学专业的学子,刘怡贝通过大量的图片与有趣的视频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在牛津大学游学期间的所见所闻。
刘怡贝同学在做分享
她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她是如何通过“大川视界”关注和申请这一次牛津大学哈福特学院的文化项目的,并将自己的行前准备做了总结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交流。 她指出“持续的关注、高效的行动力和专注力”是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并认为“考一个雅思和托福”对于有出国交流想法的同学会非常有帮助。
在分享中,刘怡贝同学一边给同学们浏览他们在牛津课堂、在博物馆游览、在草坪上活动等精彩游学瞬间,一边为同学们讲解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她分享了他们在博物馆的“摆拍”,牛津大学的老师为同学们速写,还讲述了他们在拍摄现代麦克白微电影时,一边完成拍摄任务,一边趁机野餐。
同学们听的很认真
而在英式下午茶这样浪漫、优雅的氛围中,她“居然”与老师谈论起了英国的地狱与中国的地府,并互相介绍了阎王和天堂守门人,一场中西文化的交流就这样随着甜点和奶茶进行着。
刘怡贝同学在跟大家讲述英式下午茶的体验
被问到这次游学的体会时,刘怡贝同学说:“时间太短了!希望这样的游学时间能够多一些,下次我还会继续申请这样的项目!”
这次的牛津大学留学分享会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两位同学精彩的演讲为同学们带来的却是满满的知识和乐趣。
可以看出,在牛津访学的时光短暂而充满乐趣,但通过参加项目的同学亲身体验的回忆,以及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来的精彩瞬间,还有她们回校以后热情的分享,相信这些经历会伴随着大家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