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走进农民夜校,宣传资助政策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02日 00:00

8月30日上午10点30,学工部副部长卢希芬来到广安市岳池县苟角镇石板坡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会议室,与村民面对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苟角镇党委书记舒联华、石板坡村党委书记冯鸟东、学工部老师木拉提与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跑完全程“织梦队”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宣讲活动。60余名村民济济一堂,通过卢老师的介绍了解国家和高校为贫困农村家庭子女上学就业提供的各种经济资助举措和成才支持体系,让农村贫困家庭真真切切看到:没有钱,依然可以上好大学;困难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有美好的梦想。

卢老师首先为村民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她说,看到在座的父老乡亲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那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不识字,但格外重视孩子读书问题,虽然常有人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考上了也供养不起;读再多书也会嫁出去……但父母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供养自己读完大学,直到研究生毕业。卢老师的开场一下吸引了所有的人。

 “脱贫考政府,致富靠自己”。卢老师说贫困家庭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彻底脱贫致富的良策,是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而学生资助工作这项民生工程则是脱贫攻坚的保障和基础。卢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生动形象的身边案例为村民们解读了国家和学校的“奖、贷、助、勤、补、免、偿、保”“八位一体”资助保障体系,展示了学校“8+1”资助育人体系。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链条式资助模式,通过入学前的生源地贷款、新生资助,入学时的“绿色通道”、临时补助、各类礼包,入学后的各类奖励资助举措,实现了学生上学“三不愁”。四川大学在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资助举措外,还划拨经费设立学年奖学金、校内助学金、伙食补贴、勤工助学、返乡路费补助等专项资助,切实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在宣讲中,卢老师还针对村民们比较关心的国家助学贷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村民们真正了解并愿意接受这一惠民政策。

学校在保障“不让一名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同时,也是多措并举,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卢老师通过PPT展示,让村民们看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精彩丰富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经历,了解了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立信·明远”结对计划、“明远·启航”能力提升计划、雅思培训计划、“好未来”启蒙访学计划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能力提升、兴趣培养、视野开拓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学校还组建受助学生爱心公益社团、成立“阳光资助宣传员”、推动勤工助学学生助理社团化模式,不断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在宣讲中,卢老师还分享了前段时间带队在广安区和岳池县开展“微爱·阳光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中看到的农村变化和发展,以及那些走进大学的孩子们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都放下包袱,把孩子读书当做全家大事来抓,通过教育来真正摆脱贫困状况。

苟角镇党委书记舒联华、石板坡村党委书记冯鸟东特别感谢卢老师坐车200多公里,来到农民夜校,与村民面对面,把政策和温暖送到农民心坎上。冯鸟东老师也是学校派出的扶贫干部,到石板坡也就3个月时间,但他的那份担当和责任意识,那种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志愿者。

为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学校近几年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此次走进农民夜校,进行深入的谈心交流、政策宣传成为推动我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展现国家资助成效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定会激励更多的农村孩子在求学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