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以诚信为帆,助梦想起航——四川大学2018年资助诚信教育宣讲培训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6日 00:00

  为更好净化校园环境,进一步促进阳光资助宣传员做好资助诚信宣讲活动,2018年4月25和26日晚19:00-20:00,四川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资助中心分别于江安校区一教B201、望江文华活动中心音乐厅分校区对全校阳光资助宣传员进行了资助诚信宣讲活动的培训。根据学校第六届“诚邀你我·与信同行”资助诚信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的要求与安排,此次培训结束后,阳光资助宣传员们将在5月21日前,以学院年级为单位,针对全校本科生开展全覆盖的资助诚信宣讲活动,与同学们探讨勤工助学、奖助学金评选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参加此次培训会的有学工部江安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卢希芬老师,学生资助中心蒋永、帕哈尔定和刘程老师,以及全体阳光资助宣传员。

培训1_副本.jpg

培训伊始,卢希芬老师首先对设立阳光资助宣传员的初衷进行了解读,再次强调资助的目的是助困和育人,勤工助学是学校构建的“奖、助、贷、勤、补、免、偿、保”--“八位一体”学生资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助困和育人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卢老师指出,诚信宣讲活动意义重大,不仅能全方面向我校各学院学生宣传诚信的重要性,而且也为阳光资助宣传员提供了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接下来,卢老师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呈现,讲到虽然大学生诚信状况社会认可度高,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学术造假、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诚信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正逐渐趋于群体性,严重威胁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奖助学金评审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等工作中的诚信行为。卢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列举了勤工助学中纪律意识缺失、行为偷工减料、动机不纯、随意跳槽违约等不诚信行为,倡导同学们坚守做人原则和道德底线,珍惜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一定要做一个明礼守信、敬业奉献的人。卢老师还通过举例就奖助学金评审过程的虚报材料、随意推荐、随意举报等情况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在评奖评优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树诚信、立诚信”。通过卢老师的生动讲解,使在场的阳光资助宣传员深刻地认识到恪守诚信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阳光资助宣传员们为之后的诚信宣讲做好准备。最后,卢老师通过两句真切话语的分享,鼓励阳光资助宣传员能够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待事。

 培训2_副本.jpg

接下来蒋永老师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涉及还款协议、再贴息与按时还款等工作中存在的诚信危机对“呵护征信,幸福生活”进行详细讲解与培训。蒋永老师紧密联系学生助学贷款的相关工作,从征信的概念、内容,征信的正面、负面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及用途等方面为同学们普及了征信知识。同时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催还款工作,强调按时履约、诚信还款的重要性,逾期还款会给贷款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未来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用心呵护个人征信,养成良好的个人信用习惯,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制作一张良好的经济身份证。

通过此次培训会,在场的阳光资助宣传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诚信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大学生安生立命之本。相信每个川大学子都能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都能在学习、日常行为、经济生活、就业、网络、情感等方方面面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