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川越新程,思启华章 ——“大川小思”2025年新生导学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作者:大川小思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1日 14:00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顺利开启大学成长之路,10月19日晚,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主办、“大川小思”朋辈辅导中心承办的新生导学活动“川越新程,思启华章——‘大川小思’2025年学长学姐学习经验分享会”在江安校区一教A水上报告厅圆满举行。

分享会由“大川小思”冯伟珉、蒋韵涵同学担任主持人,五个辅导组的九名优秀朋辈学业导师作为主讲人,聚焦新生普遍关心的新生适应策略、数学英语学习方法、科研竞赛启蒙、升学学业规划等主题,为2025级本科生进行了干货满满的全方位学习成长经验分享。



首先,学习效能组小导师,来自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孟远凌和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白津城两位同学结合前期新生最关心问题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大学与高中的区别,强调增强信息检索能力,主动利用好学校学院学习发展辅导资源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的丰富信息资源;结合个人学习经历与时间管理经验,分享了大学学习节奏的高效适应与目标规划之道,鼓励同学们“以热爱为灯,照亮前行之路”。


 


随后,来自电气工程学院和华西临床医学院的英语组小导师王语婷、吴佩晔两位同学针对如何学好大学英语进行了讲授。她们从大学英语的重要性谈起,围绕“课-考-赛”的大学英语学习“路线图”,讲解了英语听说读写的日常学习方法,鼓励同学们“持续输入、大胆输出”,培养好低成本、易坚持的英语学习习惯,找到英语学习Partner,动力满满投入大学英语学习,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奠定语言基础。 


 


接着,数学组小导师,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张原野同学以“高数不畏难,得法即坦然”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高数的学习难点在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老师的授课模式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他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询问、课后巩固各环节把握好数学学习节奏,分享了笔记妙招和练题思路,推荐了课外学习资料和学习软件,帮助同学们缓解数学学习焦虑。



科研竞赛组小导师,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王炳钦和计算机学院的郭睿明两位同学带来了题目为“竞赛与科研——解锁大学进阶之路的隐藏关卡”的辅导。他们以自身的科研竞赛经历为例,讲述了以竞赛为依托促进科研启蒙及成长的故事,简要介绍了“国创赛”“大小挑”等赛事,以及“大创”项目等,分享如何从兴趣启航、以科研赋能学业成长,引导新生探索“1+X”的学习成长路径。 


 

最后,升学组小导师,来自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吴雨薇和华西药学院的李鑫两位同学从“大学升学路径的多元选择与合理规划”出发,结合自身升学经历,讲解了推免的“通关秘籍”,考研的“修炼场”,以及留学的“世界探险记”。她们希望新同学们不必焦虑,从找到一两个可以每天坚持的习惯开始,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勇于尝试,在挑战中发现可能,认清自我,理性选择升学路径,专注于学习的过程,静待水到渠成的结果。

 

 


分享结束后,9名主讲小导师进行了现场答疑,就同学们提到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分享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活动主会场

活动分会场

分享会同步在抖音“SCU思学”进行线上直播,线上线下共吸引1200余名新生参与,获得同学们的积极好评。“大川小思”学长学姐的热情分享、倾囊相授和暖心鼓励,为新同学们提供了温暖的指引,激励和鼓舞着他们在川大的学习生活中积蓄力量,笃行致远。

“大川小思”工作团队合影


                           撰稿:沈佳一

                         摄影:陶晶  王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