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以文为桥,共赴心灵之约 ——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向阳花”作文结对志愿者培训会顺利举行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9日 10:09


一纸书信,跨越山海;一份坚守,温暖童心。11月9日,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向阳花”小学生作文结对志愿服务培训会在江安校区综合楼顺利举行。150余名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志愿者怀揣对公益的热忱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以笔墨传情、以书信连心的公益之旅。


培训会在主持人温情脉脉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首先,来自数学学院2024级的志愿者杨韵琦带领大家回顾了社团十七年的公益征程,介绍了“跑完全程”“向阳花”“爱心包裹”等特色公益项目,让在场志愿者对社团的公益理念与实践有了全面认知。随后,化学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项目组代表吕依诺用一组数据展现了“向阳花”项目的成果:自2014年启动以来,该项目累计结对小学生逾万人,批改作文2.4万余篇,书信往来达2.6万封。仅去年一年,就有1465名志愿者与9所乡村小学的孩子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完成了5600余篇作文批改。这些数字背后,是志愿者们的坚守与付出,更是大学生与乡村孩子之间跨越距离的心灵共鸣。 

优秀志愿者代表、艺术学院2024级学生谢俊分享的结对故事打动了每一位在场者:信中既有孩子“督促我好好学习”的稚嫩叮嘱,也有悄悄寄来的哪吒动漫卡片。“这些童年‘宝贝’,是通往童年的任意门。”谢俊感慨道,这不仅是志愿者对孩子的陪伴,更是彼此的双向成长,这就是活动的深层意义。

为确保志愿服务质量,项目组成员外国语学院2024级学生闫梦格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学生薛慧,分别详细讲解了作文收发流程与批改规范,明确了“严禁私留联系方式”“每期必写信”等纪律要求,并着重强调批改作文要遵循“平等、尊重、鼓励”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评语,让红笔也能传递温暖与力量。


本次培训会还特别邀请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川大附小呙永会老师,带来“让回信有温度”的专题培训。呙老师分享了“做优点侦探”“用‘你’开头沟通”“评语1+1模式”等实用技巧,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论,助力大家更好地与乡村孩子们建立心灵连接。随后,学工部副部长卢希芬老师为呙永会老师颁发了“云端支教”“向阳花”项目指导老师证书,以感谢她对志愿服务的大力支持。


卢希芬在总结中,用07级川大学生与汶川中学结对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大学生能给予的精神关心,有时超过物质帮助。”她说,该项目兼具陪伴的坚守、读写的启蒙、共同的成长三重价值,希望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责任与担当。

                   

培训会的最后,全体志愿者在项目组负责人吕依诺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尽己所能,不计回报,用笔墨传递关爱,用真心守护童年……”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彰显着志愿者们的坚定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志愿者将以笔为媒、以心为炬,在书信往来中播撒希望,在陪伴交流中见证成长,让“向阳花”在彼此的心灵深处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