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资讯 | 正文

“引旗帜•聚力量•领航学生成长”四川大学法学院辅导员发展论坛(第一期)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22日 09:15

1月17日上午9:30,四川大学法学院“引旗帜•聚力量•领航学生成长” 辅导员发展论坛(第一期)在法学院2023会议室举行。四川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菲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刘渊、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鑫担任点评嘉宾。论坛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悦洋主持。

本科生2023级辅导员白宝芬以“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以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研究为背景,研讨学生一站式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进路;本科生2022级辅导员龙黎明以在研课题为题,围绕“以模拟法庭竞赛为中心的法治实践教育体系”,提出法学生实践教育运作模型;本科生2021级辅导员郎敏以“青年学生躺平心态的研判和引导”为题,探索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方法;本科生2020级辅导员潘梦绮以“生涯教育视域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为题,讨论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生2023级辅导员杨小凤汇报了在研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化方案;研究生2022级辅导员黄俊以在研课题“德法兼修——研究生党员全程化浸润式教育培养新模式”为题,提出研究生党员的“全程化党建协同机制”与“浸润式党建工作模式”;研究生2021级辅导员李晓迎作了以“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为题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强化价值引领,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与会专家对7位专职辅导员的报告一一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黄菲娅副部长主要从学校学生工作层面对7位专职辅导员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她从文章选题、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理论和经验做法的提炼、研究主题的内在逻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认为辅导员应当着重思考在学校“三个一流”创建活动整体思路下,结合工作实际,打造育人新品牌新亮点。

刘渊副书记的点评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角度展开。他从选题意蕴、问题意识、研究路径、研究对象的细化、学术规律的把握等方面给予了辅导员们启迪和思考。    

李鑫副教授主要从思政和法学教育有机结合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他建议进一步丰富学生引领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针对法学生的“德法兼修”培养目标,从思想、理论和实践展开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协同论证。

古立峰书记作了总结点评。古书记代表学院感谢了专家们对辅导员理论研究的悉心指导;以“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题,首先明确了法学院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拥有法学专业素养、五育并举的未来法律人。辅导员们应不断提高思政水平,加强对思政教育理论和法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贯彻“目标—思路—举措—效果”的工作思路,引领学生作出成绩,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刚刚结束的学校党委九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一流班子、一流组织和一流队伍创建活动的决定》,并研究制定了《四川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5个政策文件,要求深刻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定的具体举措之一。学院将更加深入地引导辅导员践行先进理念、发展思路和务实作风,坚持言传与身教相贯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悟“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提升本领的实践动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