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四川大学“微爱·阳光行”暑期调研团泸州市支队与泸州市学生资助中心开展交流工作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5日 00:00

2018年8月22日上午7时,在学工部帕哈尔定和水利水电学院李亮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四川大学“微爱·阳光行”泸州调研团队从成都出发前往四川省泸州市。并于8月22日下午,与泸州市学生资助中心梁勤蓉老师就暑期走访调研活动内容及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等方面展开了工作交流。参与此次交流的还有我校“微爱·阳光行”泸州市调研团队六名志愿者。

首先,我校学工部帕老师向市学生资助中心的梁老师介绍了我队此次走访行动的目的、计划,即通过团队走访调研的方式,了解泸州市叙永县困难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并给予慰问关怀;“微爱·阳光行”暑期调研活动开展4年来的工作成效,即对覆盖川贵藏疆等多个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以及我校学生概况、困难学生比例和我校的资助体系,包括绿色通道、各项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资助育人等。

在了解了我校的情况后,市学生资助中心的梁老师表示,我校的资助政策较为完善,对于学生资助的力度大、项目多。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梁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泸州市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的资助政策。梁老师提到,为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资助中心为每一位在读的大学生提供每年4000元的资助。同时,梁老师还指出“建档立卡户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绝大部分资助政策都针对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因此市资助中心对于非建档立卡的困难学生设立了“栋梁工程”,为新入学的大学本科生提供五千元的补助。此外,梁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泸州市新设立的教育助学基金会项目,对城市低保户、建档立卡户、农村特困户、家庭经济困难残疾户以及孤儿这5类家庭中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助学帮扶。据介绍,2016年资助了2807名困难大学生,2017年资助了2735名困难大学生。今年考上本科的861名学生中,有200名以上的学生申报了其他相关的助学项目,市资助中心将其余学生全部纳入教育助学基金会项目,帮助这些困难新生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努力实现困难学生不重复享受帮扶,扩大帮扶的覆盖面。

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探讨了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对于贫困认定的手续繁琐、盖章程序复杂,给贫困学生造成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贷后管理方面,资助中心还希望高校能做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最后,参与此次交流的人员纷纷表示对于校方和生源地的资助政策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双方都希望为切实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而共同努力,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