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2025年度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名单。经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四川大学推荐报送的4项成果分别入选“队伍入驻”“文化建设”“数字赋能”“条件保障”版块优秀成果。四川大学已连续三年共10项作品入榜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优秀成果,不断刷新“川大”范式学生社区“成绩单”。现将本年度入选作品展示如下。

四川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德为先、以学为主、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断推动数字赋能工程。从2022年开始,四川大学同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自主开发了“大川志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现线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和线上“智慧社区”建设并轨,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云端”平台。
通过多维度收集学生发展过程性、结果性数据,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大数据湖,形成一平台多节点,小窗口大数据的“学校-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四级学生综合素质驾驶舱。以“一院一舱”实时展示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性情况,通过学生德智体美劳过程性数据的横向比较,精准挖掘短板靶点。结合学生个体五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纵向路径,分析学生成长规律,为学院人才培养和精准思政提供有效反馈。
小切口撬动大数据
四川大学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切口,构建“学业+素质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德智体美劳五维评价体系,梳理出五育实践、荣誉获奖、学科竞赛等14类指标,以评价为应用场景,撬动学生全面发展数据的综合集成。整合校内线上平台资源下沉社区,破解数据孤岛,融合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生体测、课外自主锻炼、图书借阅及在馆学习时长等五育数据累计500余万条,形成了一、二课堂并表,德智体美劳五维的全过程学生发展记录。以学生多维度发展数据为基础,打造“一人一表”式综合素质档案。结合年度评价,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单累计共5.2万余份,展现学生阶段性发展成效。

图1 西园15舍“一站式”社区结合“云端”驾驶舱实时掌握学生发展动态
云窗口展示大视野
以学生数据湖为基础,构建“校-院-专业年级-班”四级驾驶舱。通过展示学校近期五育实践活动开展及参与情况、学院专业班级基本情况、学业状态监测、五育发展显示性成效、专业成绩分布、图书阅读及在馆时长情况,实时展现学生发展“一窗全貌”。建设校院班三级观测机制,以专业、班级为切入点,找寻不同群体发展特点,如五育实践参与程度、学业发展分布特点、阅读及学习等情况。实现群体过程性比较,以班级为切入点,发掘班级建设短板,推动班级建设的改进带动学生个体成长。
评价系统自动提取学业和素质发展关键数据,如课程学业成绩不合格、“五育”实践次数不达标等,预设触发响应的工作预警机制和实时反馈机制,便于校院学工队伍等各类成长帮扶队伍力量及时开展敦促提醒和关爱帮扶工作,督促学生分阶段制定及修订发展规划。

图2 西园3舍“一站式”社区结合学生发展过程数据开展研判分析
数智化激发大成效
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五育素养自测-参与过程记录-综合素质评价-反馈优化提升”的工作闭环,形成了本科生综合素质“一院一报”的学院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反馈社区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推动社区建设改进优化。以“云端”数字平台赋能学生发展,破解人才培养痛点,通过生成学生发展数字档案,分析学生发展短板靶点,针对性查缺补漏,如针对学生五育活动参与不均衡的现象,优化相应活动供给,学生劳动教育、美育活动参与情况显著提升。
通过云端社区平台建设,更加客观全面的展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成为每位学生独特的“川大记忆”。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不断推进“一站式”社区数字赋能工程,对标一流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一站式”社区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沃土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川大学子的青春华章。